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4节(1 / 2)





  他说起自己的爹爹和兄长,阿宝就凑过来,仰头看着沉稳的堂兄。

  她爹姜二爷与兄长姜穆的确是很能干,很威风的。

  不过……“我觉得大哥哥也很厉害。”阿宝呆呆地说道。

  “可姜家怎么也得有人守在京都不是么?”姜国公府是姜家在京都的根基,自然得有人守着,姜松垂头地看着阿宝,见胖团歪着小脑袋很迷茫的模样,温和地说道,“我本就出身宫中禁卫,日后留在京都为官,跟着大殿下打熬才是正途。且日后我留在京都,二叔与三弟都能安心在外打拼,不必担心朝野倾轧,或者有人在朝中,在陛下耳边说些不中听的话。还有三叔,若今年高中,在京都几年,日后外放才是正经……”

  他说着姜家未来的每个人的前程。

  却把自己的前程已经固定成了那样枯燥的未来。

  阿宝抿了抿嘴角,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

  “可是大哥哥也可以打拼着,有更好的前程呀。”

  “孙儿没有那么多的雄心。”姜松摸了摸阿宝的小脑袋,看着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姜国公轻声说道,“若是从前,孙儿只想……”如果是范氏早年被磋磨的时候,他其实很想早早成长,好带着母亲投奔祖父去。

  可如今他有了这样幸福而温暖的家,对于在外打拼就没有那么多的渴望。

  长子留家守着家业,让家中更出息的长辈与兄弟们闯前程,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守住他们的退路,这是姜松想了很久,为自己定下的未来。

  或许留在京都的生活一眼看得到头。

  可是想想自己是家中的退路,想想祖父父亲母亲都在身边能够孝顺,还守着妻子……姜松觉得这样的人生也很好。

  “你是我的孙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姜国公看着姜松眼底的光彩,点头说道。

  当东平郡王与范氏成亲之后,姜松身上就少了几分沉重,这是姜国公乐意见到的。

  从前,看着明明年少却老成沉默的长孙,姜国公一点都不欣慰他的懂事稳重,相反还觉得心疼得很。

  如今,看见姜松有了自己对未来的展望,姜国公觉得挺好的。

  看到姜松在为家中其他人打算,姜国公也觉得挺好的。

  留在京都未必没有好前程。

  他这个祖父还在京都,怎么可能不为长孙做打算。

  他点了头,姜松就露出了笑容。

  阿宝见堂兄笑了,那眼睛里的明亮让她也忍不住傻乎乎地笑了。

  她捧着胖肚皮跟着堂兄傻乐,顺便当姜松成亲的时候,也跟着忙前忙后地继续傻乐。

  姜松成亲,这是姜国公府继承人的婚事,自然同样万众瞩目。

  特别是东平郡王大马金刀地往主位上一坐,却不见姜松亲爹姜国公世子的影子,姜国公乐呵呵地让新人拜父母,这盛大的婚事之外就给人更多的谈资了,甚至连皇帝都忍不住八卦地追问阿宝问道,“真的是东平郡王坐的主位?”

  胖团窝在皇帝的怀里打了一个小哈欠。

  她拢了拢身上的小斗篷。

  “这不是应该的么。”

  应该的……

  皇帝嘴角抽搐一下。

  “那你伯父,朕是说姜家老大怎么办?”

  “不是病着么。”胖团狡猾地说道。

  这说的是事实。

  姜国公世子……哦不,如今是姜家大爷了,被东平郡王给打断了肋骨,在床上躺平呢。

  陪着他的还有小王氏。

  脖子都让东平郡王给勒歪了。

  对小王氏这种没事上前找揍型的,阿宝觉得活该。

  真以为这世上的男人都是姜家大爷那种玩意儿呢?

  “真的病了?”皇帝追问。

  “嗯!我可不会欺君。”

  姜松的婚事好容易圆圆满满地办了,文婧大长公主夫妻心满意足,已经准备跟辽王一同启程回辽东去了,因此,姜国公体恤孙媳妇往后得日久不见家人,就让姜松带着王蔷新婚里住到文婧大长公主哪儿去了。

  这本来并不是规矩,不过姜国公本来也不是个讲规矩的人,还准备让东平郡王与范氏陪着辽王天伦之乐几天。

  不过东平郡王没干。

  看了亲爹几十年,东平郡王实在没什么黏黏糊糊依依不舍的心情。

  对于这样一个无情的儿子,辽王骂骂咧咧几天,厚着脸皮住去了文婧大长公主府上,守着自家大宝孙去了。

  他还差点撺掇着文婧大长公主把阿宝接了去。

  姜国公老眼犀利,识破了辽王老贼挖墙脚的狼子野心,扣着胖团没放。

  辽王就偷偷跟文婧大长公主说老姜是个小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