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8节(1 / 2)





  他就看中了这一个。

  这么多年, 万万没想到进了京都, 栽到了范氏的身上。

  “娶不上媳妇?”姜松觉得奇怪。

  好大一个郡王, 按说这么多年都不成亲的确是奇怪的。

  不过这种奇怪还是王蔷背后偷偷给姜松解惑。

  显然, 当王蔷听姜松跟自己商量这件事的时候也惊呆了。

  “我之前都不知道啊。”怪不得她这两日来姜国公府寻姜松与阿宝的时候, 文婧大长公主都特别热情地强烈建议带上东平郡王……原来这其中还有这样的内情。

  不过这内情也不坏, 王蔷觉得挺好的。

  她并不是一个会为了所谓的面子, 为了旁人的目光与所谓嘲笑就不乐意让婆婆得到幸福的性子,听了姜松跟自己还有些担忧地说起, 一边看阿宝岔开小胖腿儿坐在一旁美滋滋地喝羊乳, 她一边与姜松头碰头着说悄悄话。

  才说了一句, 一颗大头带着奶香塞到了他们中间。

  胖团挤在他们中间探头探脑。

  王蔷顺手把胖团揽在怀里, 一边对有些不安的姜松说道,“你不必担心王伯日后变心。他就没心……不是。我是说他从前就没有对别的女人动过心。”

  就算辽东艰苦,可生在辽王府也是金尊玉贵长大, 该见的美色东平郡王也都见过了。

  王蔷想着从前的那些事, 忍着欢喜的眉眼对姜松说道,“早些年不知多少人给王伯提亲, 只王伯都不答应,说若不是他心爱的女子, 他是不会娶进门耽误自己也耽误旁人的。”

  这话让姜松下意识露出笑意。

  “郡王当真没有纳过妾?”经历过姜国公世子, 姜松对小妾这种存在格外在意, 便对王蔷说道。

  他板着脸追问纳妾的事格外喜感, 王蔷忍不住抬手摸了摸他的脸。

  姜松红了脸。

  胖团嫉妒了。

  咋能在她的面前打情骂俏呢?

  “也摸摸我!”她急忙把胖腮塞进漂亮姐姐的手里, 强烈要求也摸摸。

  姜松的脸更红了。

  王蔷笑嘻嘻地摸着胖团油光水滑的小胖脸,觉得的确是比粗糙的姜松手感好,不由多摸了两把,满意地对姜松说道,“要是王伯愿意纳妾,辽王府和我祖母还愁什么?只要有血脉,谁管是嫡子还是庶子呢?只是王伯对女子冷淡得厉害,想当年据说朝廷封了他做郡王的时候,先皇从宫里挑了最漂亮的美人,燕瘦环肥的十八人送到了辽东来服侍王伯,王伯都原路退回去了。”

  原路退回。

  姜松的眼睛明亮起来。

  如此,压在他心头的大石才彻底地不见了。

  “当真是这样就好了。只是我担心你日后嫁过来会连累你跟着被嘲笑。”

  “有什么好嘲笑的?他们嘲笑咱们,咱们更要嘲笑他们顽固不化。守着什么乱七八糟的规矩说旁人的是非,难道不是最可耻的事么?难道姻缘不幸福,夫君不好,就要忍着所谓的名声所谓的旁人的眼光吞了苦水苦熬着,那才叫规矩人?我可不怎么想。”

  王蔷哼了一声,快人快语地说道,“男人没了妻子可以再娶,那女子没了夫君为何不能再嫁?我怎么没见过没了妻子儿女也老大不小的男人续娶了妻子被人嘲笑的?既然不去嘲笑那些男人,那就不该嘲笑咱们这些想要再嫁的女子,是不是?”

  “说的好!”胖团呱唧呱唧给鼓掌。

  “你说得对。”姜松顿了顿,咳嗽了两声偷偷握了握王蔷的手轻声说道,“你放心,我也,我也不纳妾,只对你好。”

  王蔷的眼睛明亮起来。

  胖团觉得这一刻,要是没有自己这小电灯泡,她王蔷姐能把她堂兄亲到肿。

  “反正我觉得挺好的。”王蔷看姜松的眼神仿佛能吃人,哎呀把阿宝这小电灯泡给羡慕的……她就忍不住看了看这个,又看了看那个,撅着小屁股跟漂亮姐姐谄媚说道,“再说了,往后就算没有大哥哥,我,我也喜欢阿蔷姐你呀。”

  她厚着脸皮甜言蜜语,姜松嘴角抽搐了一下,看着比自己还谄媚的胖堂妹,揉了揉她的小脑袋说道,“如此我就放心了。祖父那儿……”

  他想起姜国公前儿大张旗鼓地嚷嚷姜国公世子夫妻合离的事儿,怎么想怎么都觉得自家祖父早就有意,特别是东平郡王与他说开了离府那天,姜国公还偷笑,仿佛偷吃了肥鸡的老狐狸。

  想到姜国公那眉开眼笑的样子,姜松忍不住也笑了。

  如今,也只有范氏被蒙在鼓里。

  也不算是蒙在鼓里。

  就东平郡王那直来直去的作风,想必范氏很快就会收到热情告白。

  再想想日后范氏能摆脱姜国公世子的阴影,姜松不由露出笑容。

  他笑了片刻,又想起一件事忙与王蔷问道,“郡王说他日后都不会回辽东,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辽王送次子入京的确是有让东平郡王留在京都的意思,可看东平郡王的样子,似乎这辈子不会回去辽东了似的。

  这自然是极好的。

  不然范氏若跟去辽东,母子分隔原地,姜松自然是舍不得的。

  说起这个,王蔷迟疑了一下,不过到底与姜松日后是要做夫妻的,用不着瞒着,便细细地对姜松说了辽王府的情况。

  辽东是边城,民风彪悍不说,且时时要抵御关外的那些强悍的部族,因此每一代的辽王都是马背上建功立业的武将。只是这一代的辽王府有点问题,就是辽王膝下两子,乃是同母所出,都是辽王嫡子。

  辽王妃过世得早,老辽王有了两个嫡子,又是个重情的人,便没有再续弦,素日里打仗就把两个儿子放在王府后宅,却没有想到次子自小强壮尚武也就罢了,早早封了辽王世子的长子性情温厚,却身体单薄,别说当武将了,就是寻常受累都要喘气半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