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1节(2 / 2)


  皇上回了荣寿堂大发雷霆,“这些贪官,朕往日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他们够宽容的。现在敌人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他们依旧不肯出钱,只想着自己那点小家。简直可恶!”

  荣华夫人拍拍他肩膀,“莫气坏了身子。好好与他们商议。”

  她示意贴身宫女将匣子递上来,“这是你以前送给我的。你也知道娘根本不喜欢这些东西。摆在那儿怪可惜的。不如就将它卖了当军费吧?”

  这匣子里全是皇上送给荣华夫人的珍宝。

  皇上有些迟疑,“娘?这些都是送给您的,怎么能卖呢?”

  “这有什么不能卖的。”荣华夫人拿起一颗东珠,“你也知道娘平日就是烧香祈福,根本不爱戴这些东西。你现在需要,那就给你喽。娘听说大荣那边富庶,等你打赢他们,兴许能收到不少战利品,到时候我再挑些好看的。”

  皇上看着娘的笑脸,就像有泉水在心间流淌,泡得他浑身发胀。

  “谢谢娘。”

  皇上拿着匣子回了乾清宫,又开了私库,从里面挑了些可以出售的珠宝摆件,让人抬了送到户部衙所,让对方帮忙卖出去。

  他又召了尉迟恭到御书房。

  尉迟恭到了御书房,里面只有皇上一人,坐在书案后面批阅奏章,太监和宫女全被黄章请了出去。

  皇上先是称赞尉迟恭,“这次大荣来势汹汹,军费紧张,朕恐怕要辛苦老大人了。”

  尉迟恭每年抓的贪官无数。这几乎是无本的买卖。

  不过尉迟恭查案讲证据,他抓的贪官几乎都是证据确凿,没有冤案。

  皇上这话给了暗示,让尉迟恭抓贪官,以钱财为紧要。

  尉迟恭哪里听不明白,他几十年清白不可毁于一旦,挣扎万分,“皇上,贪官需要一点一点查,这事急不得……”

  皇上笑笑,“那是自然。但是边城百姓等不得。”他扶尉迟恭坐下,“老大人,朕可以答应你,若是证据不足,朕也不会杀他们。将来,若是真的查证有人是冤枉的,朕可以还他们清白。”

  尉迟恭心里一个咯噔,这话的意思就是先把人抓起来,先抄家。至于清不清白,慢慢查……

  “老大人,朕需要你。”皇上看着他,“谁不想当一位盛世明君,可朕若是连良国都保不住,如何还能当明君?”说到这里他又笑了,“朕可以说,这满朝堂像您这样清廉的官员连一成都不到。您只要抓了,就肯定能找到他们贪污的罪证。朕等着你。”

  说着,叫黄章进来,亲自送尉迟恭出去。

  皇上叫了暗卫首领进来,让他写一封密信到御史台。

  尉迟恭这边出了宫,屁1股还没坐热,就有一封告密信送到。

  这封告密信是江洋大盗所写,说他有一晚去工部侍郎家偷盗,看到他们家一地下私库,里面财宝无数。

  信中详细描写财宝有多少,长什么样。

  尉迟恭曾经查过工部侍郎的账,他账面做得很干净,根本没有问题。

  可现在这告密信写得头头是道,不像是假的,尉迟恭有些犹豫,可想到皇上之前的嘱咐,他到底还是决定上报。

  他不打算走内阁,如果走内阁,他们要自己提交证据,可他没有证据。只有一封告密信,连署名是谁都不知道,就要告三品大官,太过儿戏。也根本行不通。

  他只能另辟蹊径进皇宫告状。

  果然很缺钱的皇上看到密信大发雷霆,直接让禁军将工部侍郎家查抄了。

  尉迟恭带着御史台官员去工部侍郎家里搜罗证据。

  证据确实没有,但钱财却是真的。

  主屋下面有一条密道,底下有个密室,里面藏有无数金银珠宝。而且这些金银珠宝的来历,工部侍郎根本说不清。

  其实工部侍郎是真的不清楚,他家世代为官,父亲也是工部官员。

  先皇在世时,蜀地那边有一座金矿,他父亲是负责金矿的主要官员,这些钱就是贪污所得。

  到这代,他不缺钱,所以一直本份做人。

  只偶尔会下密道看看这些钱宝,过过发财的瘾。

  没想到就是这样,竟也有人知晓。

  工部侍郎被抓之后,接着又有几位官员落网。

  这些都是家中藏有不明财物。有的是上几代贪污所得,有的是自己贪污。总之没有谁是清白的。

  靠着这些财物,户部终于凑了一半银两,萧定安带着集结来的四十五万大军出发。

  大军虽然出发,可后续的物资停旧要源源不断送去。

  尉迟恭这边不能停。京城这边的官员查得差不多了,他要去外地查贪官,皇上给了他先斩后奏的权力。

  皇上命两百名护卫随侍左右。

  大荣与良国这场战役打了两年,尉迟恭在去往外地途中,遇刺身亡,随行的护卫也全部被屠杀干净。

  再接着,各地藩王纷纷自立为王。

  原来早在皇上命尉迟恭下来查贪官,并且靠一封告密信就能扳倒三品大官,底下官员开始战战兢兢,生怕查到自己头上。

  京官贪污算是少的,毕竟在御史台眼皮子底下,可是外地官员就不一样了。

  虽然每个地方都有监察御史,可每个地方都是一个小朝廷,一个监察御史怎么可能斗得过那么多官员。于是就有不少监察御史为保性命,与他们同流合污。

  尉迟恭带人下来查账,而且他又有先斩后奏的权力,那就是大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