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0节(1 / 2)





  她靠近了看,却发现除了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跟她爹书房里的一样,其他书都未见过。

  “林姐姐,你看这书,是想造一艘船出来吗?”

  林晓点头,“是啊。”

  她带刘锦凝去自己的东厢,里面果然有一艘模型,这些日子,她已经将船做好了,测试也通过了。她正打算拿去秦祭酒家,想让他帮忙弄到工部,造出一艘大船呢。

  刘锦凝眼巴巴看着这船,显见也是相当好奇,只她性子乖巧,哪怕再好奇,都没有伸手碰一下。反而兴致勃勃问她,“林姐姐,你什么时候做大船啊?”

  林晓揉揉她脑袋,“至少得三年。”

  刘锦凝有些可惜,但还是眼巴巴看着她,“等做成大船,我可以上去看看吗?我还从未坐过船呢。”

  林晓也不敢保证,“要是真做成大船,也得在海边,这是海船,如果你有机会的话,当然可以。”

  刘锦凝听到是海船,眼睛瞪得溜圆,“那要多长?”

  “至少也得一百二十步吧。上面至少能载上千人。”

  刘锦凝听着稀奇,惊叫连连。

  这小丫头对什么都好奇,林晓说什么,她都爱听,两只乌溜溜的眼珠子不错眼地看着你,乖巧地听你说,半点也不知疲倦。

  这样好的观众满足了林晓倾诉的欲望,说个不停。

  孩子们这边聊得好,女人们这边聊得也不错。

  李秀琴向关文淑打听,对方住在哪儿。

  关文淑便一五一十答了,“我们住在城西,那儿都是读书人,我们一家租的是小院子,一个月是三吊钱。”

  李秀琴和桂香商议,“既然他们那地方不错,你们不如在他们附近租个院子吧?到时候两家也能互相照顾。”

  桂香也觉得不错,她便请了文氏帮忙租个小院子。

  文氏一听,自然乐意。

  不知不觉就到了饭点。

  刘家在这边吃了顿饭,看得出来,李秀琴也很喜欢关文淑,竟然让厨房做了好些菜招待,甚至还送了些腊肉和香肠让对方带走。

  女人们这边聊得不错,男人这边相处得也极好,甚至刘家也邀请他们下个休沐到自家坐坐。

  第198章

  林晓这边给秦家递了信, 秦官前几日都忙着,今儿好不容易抽出时间,特地早早回了家, 换了身便服就去了林家。

  门房将人迎进来, 李秀琴带着女儿在主院外迎接, 三人说了几句闲话,林晓就带他去了她那院子。

  林晓今儿很是兴奋,兴致勃勃带着秦官到东厢, 将自己的模型展示给他看。

  她这船是博采众长, 选其优点,特地设计出可以远航出海的船。

  秦官正在研究司南,虽然不懂造船,但对各种船的特性还是了解一点的。

  林晓做的这个模型,每一处都让人熟悉,但仔细一看, 又能发现不少新奇之处。

  林晓见他不说话,主动要给他演示。

  她将船板卸下, 露出一个个隔板。

  秦官没想到这下面竟是这种设计,“你这是?”

  “这个叫水密隔舱, 用隔板将船舱分为若干个互不相通的空间,如果船舱漏水, 也只是局部受影响, 不会整船沉没。”

  说着, 将各个空间都装了货物, 然后故意压了船的一角, 使其进水, 等她松开手, 船身只是倾斜,并没有进水。

  秦官捏着下巴思量,可不是这个理儿嘛。

  林晓又讲了其他改进,“除了水密隔舱,船底也改成了尖底,这样稳度消失角极大,为沙船的两倍,稳定性好,遇上大风大浪也不会轻易翻船,很适合远航。”

  现在海船用的是从前朝就流行的沙船,它的特点是方头、方梢、平底、浅吃水。

  优点是近海航行方面性能优越,以及载重量大。小的沙船载重量是二千石到三千石(约合二百五十吨到四百吨),中等沙船载重量是四千石到六千石(约合五百吨到八百吨)。

  缺点是受水面积大以及沙船破浪能力差,不适合远航。

  这也是为什么良国的船连非洲都没有去过的主要原因。

  秦官听明白了,她造这船是为了去更远的国家。

  “桅杆下面,我用了转轴,可以随时迎合风向来调整帆的角度,这样省时省力,也不至于翻船。船尾用了平衡舵,将部分舵面分布在舵柱的前方,可以缩短舵压力中心与舵轴的距离,这样操作起来会更加轻便灵活。”

  秦官越瞧越心惊,他这个半吊子都能发现这船不一般,当即就道,“我去找工部的官员过来瞧瞧。你且等等。”

  说着,他火急火燎出了林家。想来他也想早点将这船造出来。

  今上对海上贸易相当重视,船匠更是一招再招。要是这船真能远行,他们良国的货品无疑可以卖到更远的国家,又为国库增添一大笔收入。

  秦官自然不敢耽搁。

  他去得快,来得更快。

  那个工部官员和他年纪一般大,胡子都白了,两人从外面匆匆跑进来,甚至李秀琴跟他们打招呼,也只是点了下头,就直奔林晓的院子。